Guocheng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国成能源建设集团股份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行业收缩,政策加大!欧洲电池储能战略正处于十字路口
来源:文章来源网络 | 作者:国成能源 | 发布时间: 2025-07-29 | 43 次浏览 | 分享到:

欧洲成为全球储能系统 (ESS) 制造中心的雄心壮志正面临着残酷现实的考验


正如清洁能源协会 (CEA) 2025 年第二季度 ESS 供应、技术和政策报告所概述的那样,虽然欧盟的清洁工业协议国家援助框架 (CIDSAF) 等新政策框架旨在加速国内储能生产,但一波取消或推迟的项目表明,

经济逆风和全球供应压力正在破坏欧洲的制造业愿景。

欧盟委员会于 2025 年 6 月通过的 CIDSAF 标志着工业支持政策的重大转变,为包括 ESS 在内的清洁技术制造商提供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补贴。其中显著的变化包括临时降低电价和明确鼓励储能部署。

虽然该框架具有长期前景,但其有效性仍有待与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或印度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的规模和速度进行检验。

尽管政策顺风,但实施速度和投资者信心仍然存在问题。2024 年和 2025 年初,德国和法国提供了超过 9.5 亿欧元的电池制造补贴,但市场仍在等待这些资金有形项目部署的证据。

也许最令人不安的指标是计划中的 ESS 电池制造能力的收缩。

2025 年到目前为止,原定于 2028 年与美国挂钩的约 21 GWh 容量已被取消,包括 KORE Power 和 FREYR 的全面退出,以及Gotion、ONE 和 Microvast 的项目延迟。

欧洲也经历了自己的挫折。


瑞典电池冠军 Northvolt 曾被视为欧盟对亚洲主导地位的回应,该公司于 3 月申请破产,并于 6 月关闭了其唯一运营的工厂。德国的 CustomCells 紧随其后提交了破产申请。

这些失败并非孤立的,它们凸显了区域供应链的脆弱性。

在欧洲,预计 2028 年计划的 999 GWh 产能中有 78% 仍将来自中国供应商,韩国公司将占据另一大部分。对非欧洲制造业的持续依赖使欧盟容易受到全球贸易动态的影响,并削弱了战略自主权。


贸易战加剧全球供应转移


美国提高了全球电池贸易战的赌注。

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 和第 301 条征收的一系列新关税将使来自中国的 BESS 产品关税到 2026 年 1 月跃升至 50%。虽然这些举措旨在实现在岸供应,但也引发了供应链重新调整的浪潮。

东南亚,特别是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正在成为首选的海上制造基地。

尽管这些地区目前的容量以电动汽车为重点,但预计 ESS 扩张将遵循太阳能的发展轨迹,政策和成本动态将推动这一转变。东南亚现在为寻求规避中国直接风险敞口的美国和欧洲买家提供了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


非锂储能技术或将在这些贸易中断方面的战略作用。


铁空气和钒液流电池 (VRFB) 正在获得发展势头,Form Energy 在美国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宣布在韩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多个装配基地。

虽然这些技术提供了更长的存储时间和潜在的关税对冲,但它们仍处于早期商业或试点阶段,部署受到成本、标准化和生态系统成熟度的限制。

CEA 的技术分析还指出了电池制造中持续存在的安全问题。最佳实践(例如分隔工厂布局、指定的消防径流区和锂专用抑制工具)还不是行业规范。由于锂离子系统固有的热事件风险仍然是固有的,尤其是在生

产和测试过程中,准备不足的设施对保险公司和投资者来说都是责任。

随着 CIDSAF 的发挥作用,欧洲在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国内 ESS 产业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数字表明这还不够。对中国产能的持续依赖、备受瞩目的破产以及新兴的替代化学品都凸显了该行业仍在寻求稳定的立足点。

(文章来源网络)